
今年,已经有 4 家支付公司退出了线下收单业务。最早的是在 5 月 20 日当天发布公告的上海申鑫,随后是 X 控、X 付以及卡友。早在两年前,就有山东的行业大佬推测,在未来的支付行业中,或许只会剩下八九家支付公司。大佬果然见解不凡,仿佛已经洞悉了行业的未来走向。
当前,月总交易量在 1.5 万亿上下,相较于高峰期,降低了将近 50%。目前,月交易量超过 1000 亿的支付公司仅有 3 家,月交易量超过 500 亿的支付公司也只有 11 家左右。这意味着什么呢?宣称自己月交易量达到千亿规模的代理商机构就有十几家,每个 2.0 平台都宣称要做到 1000 亿的交易量。月交易量超过 100 亿的支付公司目前大约只有 20 家。而宣称自己月交易量超过 100 亿的代理商平台,那简直多得数不过来,至少有数十个。
支付公司的运营成本很高,它们大多位于一线大城市,办公场地常常要租用好几层,此外还有员工工资、运营开销,并且还时常面临大额罚款,所以交易量少的支付公司或许真的无利可图。
在未来,还会有不少支付公司放弃线下收单业务,到最后可能只剩下 10 家左右。
当下代理商还有选择的余地,这家被收割了,就换另外一家。以后可能就只剩下寥寥几家,就算频繁跳槽,也没有太多的选择了。
评论 (0)